2013年2月20日 星期三


最易「縮水」的器官
英國一項最新研究指出,人變老後,不止外表「縮水」,大腦、心臟、脊椎、胸腺,甚至生殖器官都會「縮水」。

  心臟每年萎縮0.3
  美國約翰·霍普金斯大學對45歲—85歲之間的人進行研究後發現,中年人的心臟肌肉平均每年會縮0.3,影響到心臟的血液供給能力。每增一歲,心臟跳動週期加長2%-5%,血液供給總量下降9毫升。英國倫敦蓋伊和聖托馬斯醫院心臟病專家格拉漢姆·傑克遜指出,心臟萎縮導致人老後易患高血壓,還可能導致貧血等其他嚴重問題。
  保養守則:專家認為,運動時人的心率加快、心肌收縮加強,讓心臟肌肉更強壯。專家指出,最好的鍛鍊心臟方法是散步、做家務等日常活動,每天步行40分鐘,每週5次就足夠了。專家特別提醒,心率是判斷心肌是否得到加強的重要標準,適宜的有氧運動心率應不超過170

  大腦一生縮小15%
  人出生時,大腦約重400,青春期時長到1.4千克左右。從20歲開始,它就逐步萎縮,一生中會縮小10%15%左右。研究發現,大腦中縮小最多的,是控制思考、規劃以及記憶的額葉和顳葉部分。現代醫學猜測也許是因為大腦中的毒素沉積,或腦細胞的正常再生與死亡導致它越來越小。
  保養守則:保護大腦就要讓腦血管保持通暢,避免硬化和狹窄。專家表示,最好飲食清淡;避免頸椎的不良姿勢;還可多吃點酸性食物,或服用阿司匹林,以防止血小板聚集堵塞血管。此外,情緒對大腦的影響比食物更大。一些從事歌唱等藝術工作的人,即使到了80歲,大腦也明顯比同齡人年輕,腦回發達,這可能與通過歌唱宣洩出內心不良情緒有關;而平時焦慮、壓抑的人,大腦則會提前皺縮與衰老。

  脊椎從35歲開始萎縮
  有數據表明,40歲以後,大多數人的身高每10年減少約1厘米;到了80歲,男性身高比年輕時減少5厘米,而女性要減少8厘米左右。這是因為脊椎的萎縮。從35歲開始,隨著骨骼新陳代謝能力降低、鈣等礦物質慢慢流失,脊椎就開始萎縮了。但男性有強壯的肌肉支撐,而女性在更年期時,保護骨骼的雌激素水平迅速下降,造成脊椎萎縮更多。其次,變矮還與人體對椎間盤的長期擠壓有關。椎間盤含水量高達88%,其水分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,人便會不可逆轉地變矮。
  保養守則:專家指出,除了補鈣和維生素D,減少吸煙、酗酒和攝入過量咖啡因(每天飲用超過八杯咖啡或茶)等方式外,以色列的研究還發現,經常從事有氧運動的人,身高萎縮的程度要低一半。專家提醒,姿勢正確是延緩椎間盤衰老萎縮的關鍵。最好的站姿是稍息狀態,有助於脊柱肌肉放鬆;坐在電腦或辦公桌前,要保持大腿和膝蓋90度,大腿和腰90度,頸椎最好呈中立位,不低不仰;開車時頸椎和腰椎後面要墊個小墊子,以保持它們的生理曲度。
 
   ! 性器官縮減23厘米
  「如果男人在30歲時,性器官勃起的長度為15厘米左右,那到了6070歲,會減少為1213厘米左右。」專家解釋,這主要是因為脂肪類物質在陰莖微動脈中越積越多,導致陰莖肌肉組織萎縮。此外,睪丸從40歲起開始萎縮,到了60歲,它們就像兩個乾癟的小球,直徑縮減1厘米以上。而女性的子宮在更年期後也會萎縮,重回到少女時代尚未發育時的大小,並慢慢停止活動。這是由於雌激素減少,導致流向性器官的血液越來越少造成的。
  保養守則:專家說,適當增加性生活頻率可以改善性器官的血流和供氧狀況。此外,多吃點銀杏、洋蔥、胡蘿蔔等低脂和擴張血管的食物,防止脂肪堆積。

  面部下頜骨最易萎縮
  人們總覺得一張臉從青春飽滿到溝壑叢生、兩頰凹陷,是因為肌肉張力喪失和地球重力垂拉的作用,但其實這是面部骨骼萎縮了。下頜骨是臉上最容易萎縮的部位,從你老得掉下第一顆牙齒起,支撐著它的下顎骨就開始萎縮。女人的面部骨骼一般從40歲出頭就開始老化,男性則從5055歲才開始變老。
  保養守則:保護好牙齒,減少蛀牙和牙齒脫落最關鍵。其中,每天最好吃幾次飯就刷幾次牙,在飯後5分鐘內刷,每次堅持3分鐘左右。
 
   膀胱容量減少一半
  25歲時,人們的膀胱平均可以容納兩杯液體;65歲時的容量只有前者的一半。
保養守則:不要攝入過量的咖啡因或酒精,每天做做骨盆底肌肉練習,提高對膀胱的控制能力。試著收緊和提拉陰道以及肛門,找到「小便時中斷尿流」的感覺,每次810秒,10次為一組,每天分數次共練習10組即可。

   胸腺萎縮降低免疫力
人老了為什麼容易生病?專家解釋,這是因為人體中能產生抗感染細胞的胸腺在不斷萎縮。胸腺是心臟上方一個非常小的器官童年時它像蘋果一樣大,從青春期開始萎縮,到成年後就變成了一塊小石頭那麼大。它的萎縮導致人體免疫能力下降,尤其讓老人更易患上癌症
  保養守則:多吃一點低熱量的食物,此外,每天最好用單手握空心拳按摩一下胸腺。

2012年12月9日 星期日


牙周病 简易预防
 牙周病
 在美国很多医药研究証明,微细菌从牙周病人的牙周那里开始进入血管,而再传入心脏和其他器官。如果血管的内壁有发炎,血凝结块可以长成而堵塞了血管,造成了心脏病。

哥伦比亚大学的牙科医药学院与及 Aetna 保险公司联合做了一个研究。
在 Aetna 保险公司的医药保险之十四万五千人中,曾有糖尿病、长期血管发炎和心脏病。
   虽然他们有这些疾病,但是他们曾经看过牙医,医好了他们的牙周病,因此他们的医药费较其他没有看过牙医的病人为少。
   换句话来说,如果牙周病已经被控制好,糖尿病、血管炎和心脏病会减少。

   看了上面医药研究的发现和警告,请教牙医如何处理牙周病。
   他的提议是,每天早晚用盐水漱口。
    所以用盐水漱口二,三分钟,然后再用清水洗去口里的盐,每天早晚各一次。

  这是一个简单而且便宜的方法,来预防一个複杂的疾病。是不是值得一试呢? 

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


吃藥時不要搭配開水以外的飲料,在服藥期間也最好不要食用葡萄柚,以免產生嚴重副作用。
大多數人生病領藥時,醫師都會提醒吃藥配溫開水,不要搭配果汁,特別是葡萄柚汁,以免藥效受到影響。發表於「加拿大醫學會期刊」(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)的最新研究則進一步發現,隨著近年來許多新藥物的研發,葡萄柚的副作用也大增,在85種可與葡萄柚產生作用的藥物中,有43種具有危險性,嚴重甚至可能出現猝死、腎衰竭的問題。
根據美國《ABC NEWS》新聞網報導,在20年前首次發現藥物與葡萄柚會產生危險副作用的研究團隊,在2008~2012年期間,也持續針對不斷上市的新藥物做研究,並發現服藥配葡萄柚,會導致嚴重反應的藥物數量,從17種大增至43種,其中包括降膽固醇用的藥物阿托伐他汀(atorvastatin)、羅瓦斯達汀(lovastatin)、素果膜衣錠(simvastatin),以及部分癌症與心臟用藥。
主要原因為葡萄柚汁中有1種化學物質呋喃香豆素(furanocoumarins),可抑制體內某種酵素(CYP 3A 4)的活性,此酵素活性降低,會造成藥效存留在體內太久而出現副作用,包括猝死、腎臟衰竭、腸胃出血等。
僅需1顆葡萄柚或是約8盎司 的葡萄柚汁,就可以對藥效產生反應,因此在服藥前24小時內最好都別碰葡萄柚。此外,45歲以上更是高危險群,因為據統計發現,45歲以上民眾服用藥物及買葡萄柚的機率都較高,研究人員因此呼籲此族群知民眾更須謹慎。

2012年11月26日 星期一


安心吃蔬菜 減少硝酸鹽秘訣
多吃蔬菜少吃肉的飲食,可以有足夠纖維質、減少動物性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取,減少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罹患機會。但蔬菜殘留硝酸鹽,食用過量卻有損健康,有人因為吃素,短時間內因吃蔬菜,攝入過量的「硝酸鹽」轉變成「亞硝酸鹽」,引發急性變性血紅素症(血紅素在顯微鏡下呈現微藍色),出現嚴重暈眩,全身無力的問題。
葉菜類因過度使用氮肥,造成硝酸鹽殘留,硝酸鹽在體內代謝成亞硝酸,會阻礙紅血球攜氧功能,人體吸收過量易感疲累,尤其是六個月以下嬰兒,會特別敏感,可能造成窒息,應避免進食硝酸鹽含量偏高的蔬菜,例如:萵苣、菠菜、甜菜根、芹菜等。
如何安心吃蔬菜避免硝酸鹽的危害,提供以下應變方法:
1.
全食物法: 每餐要攝取不同部位的蔬菜(花、莖、根、葉、果),不要只吃葉菜類。
2.
彩虹法: 每餐至少選擇三種不同顏色蔬菜,可搭配菇類、紫菜或海帶(黑、白色)、蕃茄(紅色)、茄子(紫色)等,可大大增加纖維質的攝取量。
3.
汆燙法: 先將蔬菜放入沸水中短時間燙一下再烹調,因熱水較能溶出有害物質。
4.
冷藏法: 買來蔬菜最好冰起來,減少細菌孳生進一步形成亞硝酸鹽。
5.
購買法: 購買合格標章較有保障,或有生產履歷。
避免攝入過量的硝酸鹽,應保持均衡飲食,適量攝取多種類蔬菜, 經清洗、去皮、烹煮後也可去除大部分硝酸鹽。

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


地瓜的妙用-酸痛的偏方
將地瓜一條約一斤,加上三分之一瓶的米酒,放入磁碗公內,酒才不會蒸發完,直接放入電鍋內,外鍋約七-八小格量杯的水,按下煮熟,酒加地瓜一起吃下,對閃到腰、初起的五十肩、肘酸有特別明顯減輕的效果。

2012年10月9日 星期二


黑白木耳比一比 - 菌中之冠 vs. 素中之葷!
『膠質』和『骨質』在人體內就如房子的『水泥』和『磚塊』
通常皮膚老化現象都是膠質缺乏才會引發。白木耳是養顏秘方,很少人知道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皮膚內膠質(膠原蛋白)會漸漸流失,然後漸漸鬆弛,失去彈性。
至於如何補充膠質(膠原蛋白),用擦的是比較沒用的,因為膠原蛋白是大分子,用擦的只能表皮層增加皮膚保濕度,無法補充到真皮層失去彈性的肌膚。所以要吃的補充膠質(膠原蛋白)像是豬腳,雞腳,牛筋,白木耳,燕窩都是富含膠質的食物,如果女性在乎身材為前題,白木耳絕對是補充膠質的最佳食物。白木耳富含的植物膠質絕不輸燕窩,聽人家說:『有錢人吃燕窩,沒錢人吃白木耳』。但最近有本雜誌說,辜家二少爺辜仲瑩也是早上吃一碗,煮爛不加糖的白木耳,保養皮膚。所以應該改成:『外行人吃燕窩,內行人吃白木耳

2012年10月1日 星期一

檸檬汁好處(三)
改善骨質疏鬆:檸檬中的檸檬酸能使鈣易深化並能螯合鈣,可提高人體對鈣的吸收率,增加人體骨質密度,進而預防骨質疏鬆症。缺乏鈣是導致骨質疏鬆症原因之一,而預防骨質疏鬆症可先從改善飲食生活開始,常吃含維他命C豐富的檸檬、柚橘類水果。基於檸檬對人體的血液循環以及鈣質的吸收,有幫助。有實驗證明,在日本實驗過,參加試驗的共7人,年齡平均3659歲,每日早、中、晚飲檸檬果汁150毫升,連續飲用 3個月後,7人中有6人骨密度上升,此外檸檬汁中的檸檬酸還有抗腸炎菌、沙門氏菌、腸道出血性大腸菌0-157等食物中毒菌效果,能減少人體內疲勞物質乳酸產生。而在義大利的南部一帶盛產檸檬,當地人做任何料理都會使用檸檬提味,使得那裡的老年人個個身體非常健壯、頭腦清晰,所以改善飲食生活不妨將檸檬擠成汁,放在冰箱,口渴時加點水或紅茶當開水來喝,對身體是好處多多。